技术 如何优选胶辊?胶辊的使用与保养维护有哪些要点?

发布时间: 2025-04-12 22:07:43 |   作者: 鼎博登录网址一言九鼎

  

技术 如何优选胶辊?胶辊的使用与保养维护有哪些要点?

  胶辊是纺纱生产中的重要牵伸器材,其质量的好坏及使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成纱质量及生产效率。为应对新型纤维的纺纱挑战,胶辊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,即具备更高的抗缠绕、抗龟裂性能,减少因损坏、拉槽等造成的胶辊消耗,提高成纱质量。对于纺企而言,只有不断试验与优选胶辊,才能确保成纱质量的稳定并合理控制纺纱成本。

  随着纺纱设备技术一直更新,市场对成纱质量的要求慢慢的升高,胶辊选型应在实现用户对产品质量发展要求的同时,注重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。

  胶辊硬度是影响细纱胶辊选型的重要的条件,其选择需根据具体的纺纱工艺和设备要求做,以保证纱线质量,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。具体选择依据为:① 一般纺纯棉品种纱线,胶辊硬度偏低为宜,纺化纤品种纱线,胶辊硬度偏高为宜;② 纺中细号纱,胶辊硬度偏低为宜,纺粗号纱,胶辊硬度偏高为宜。

  a)纱线质量。胶辊直径的选择直接影响纱线的质量和均匀度。胶辊直径合理,成纱均匀、光滑,生产时断头率更小,纱线质量提高。

  b)生产效率。较小的胶辊直径可提高纺纱速度,来提升生产效率,但过小的胶辊直径会导致纱线质量下降,生产效率降低。

  c)胶辊常规使用的寿命。胶辊直径过大,胶辊在使用的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过大,磨损加剧;胶辊直径过小,胶辊在使用的过程中承受的摩擦力过大,常规使用的寿命缩短。

  胶辊直径的选择需考虑成纱质量发展要求、纺纱工艺及设备性能。在实际生产中,应根据详细情况,选择正真适合的胶辊直径,以提高纱线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
  由于胶辊直径过小,橡胶易失去弹性,胶辊硬度增大,对纤维握持力变差,条干恶化,在笔者单位现在有工艺及设备条件下,一般将前胶辊的直径控制为29.2 mm~30.5 mm,后胶辊直径比前胶辊直径小0~1.2 mm。

  笔者公司采用贝克PP125-H110型立式气动高精度套胶辊机套制胶辊。使用其套压胶辊时,必须确保套压底座与胶辊的间隙大于1 mm,以避免胶辊变形,防止胶辊铝衬管损伤,进而影响成纱质量。

  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,胶辊会因老化、磨损、变形及表面污染等问题导致握持力下降,进而影响纱线质量,因此需对胶辊进行周期性磨砺,以恢复其纺纱性能。胶辊磨砺是确保胶辊表面上的质量、适纺性和稳定能力的关键,也是保证成纱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必要措施,必须格外的重视。胶辊的磨砺要求如下。

  一般情况下,新胶辊初次磨砺的磨削量控制为0.2 mm~0.3 mm;精磨后同只胶辊的直径差异控制为不大于0.02 mm,同台胶辊直径差异控制为不大于0.05mm,磨砺后胶辊表面粗糙度Ra值以0.6 μm~0.8 μm为宜,以确保胶辊优良的适纺性及抗绕性。

  砂轮的修磨方法为:当金刚石刀靠近砂轮时,逐步按动慢进键直至金刚石刀接触砂轮,每按动1次,金刚石刀前进0.01 mm,确保单次修磨砂轮量最少为0.05 mm;严格按照工艺要求修磨砂轮,做到进刀均匀,保证砂轮的锋利度和圆度。

  胶辊磨砺,需根据所纺纱线品种的质量发展要求,合理调节砂轮速度及胶辊横动次数,确保胶辊表面十分光滑。胶辊磨砺后的光照处理,也需根据所纺品种调整光照时间。笔者公司采用TM-U型紫外线光照机进行胶辊光照处理,灯管距离为5 cm~8 cm,光照时间控制在30 s以内,能确保磨砺后的胶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开车稳定。

  为了满足集聚纺及赛络集聚纺要求,笔者公司主牵伸胶辊磨砺周期约为2个月,单次磨削量为0.15 mm~0.20 mm;后牵伸胶辊6个月回磨1次,单次回磨量为0.2 mm。

  胶辊调换周期随揩车进行。日常生产应制定严格的揩车作业计划,具体为:保养工拆卸胶辊送至胶辊房,并将胶辊室已保养好的胶辊安装上车;胶辊室人员清洁保养拆卸下的胶辊,检查并剔除拉伤、凹槽及标识不符的胶辊后做补充,并统一胶辊的型号、直径便于下次上车使用。

  新旧胶辊轴承均需重点检查胶辊轴承径向、轴向间隙及转动灵活性,避免间隙过大、轴承晃动等问题,防止纱线锭间差异加大,影响纱线质量的稳定性。

  重点检查胶管型号、内外径、硬度、颜色及外观品质,检查过程中发现铝衬管不良、硬度差异大及表面不良的胶辊应及时挑出。

  针对不同纱线原料及纺纱品种,应选用相适应的胶辊型号,以保证纺纱质量稳定、胶辊损耗减少。实际生产中,应重视胶辊上车后纺纱工艺的配置以及配套器材专件的使用与管理,在正确选型的基础上加强胶辊的维护使用,以充分的发挥胶辊性能,提升成纱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
  想查看文章全部内容,欢迎后台留言,请提供您的姓名、联系方式及邮箱,我们将通过邮箱为您发送PDF原文。